鱼肥稻香看赤水市小山村稻鱼双丰收天眼新

9月,在遵义赤水市葫市镇尖山村的稻田里,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,掀起层层金色稻浪,一幅秋收图景展现眼前。稻田里,村民挥舞镰刀,忙着收割一年的劳动果实。

另一边,赤水市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也在田间地头量产。“田里面养鱼,田里种的水稻可以不撒化肥,当然也不能不打农药,成本减少了,收益很可观。”赤水市农业农村局畜牧渔业发展中心主任黄锡阳高兴地说。   近年来,赤水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推进渔业转型方式调整结构,建设稻田综合种养基地18个,实施示范面积亩,有效促进生态渔业绿色发展。   通过示范,带动全市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面积2万亩,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,开展田间管理、水产养殖、鱼病防治等技术培训和指导,着力提高村民科学耕种水平,实现稻鱼双丰收。   “今年我的稻谷收了多斤,鱼收了大概多斤,减少了化肥、农药投资,收入很可观,稻田养鱼值得发展!”尖山村村民黎思荣说。   昔日的尖山村山高路偏,交通不便,村民只能“看天吃饭”。黎思荣家有地4.5亩,每年种植可收粮食余斤,收入仅有余元。年,他主动加入到稻田综合种养中,投放70斤鱼苗,年,不仅收了稻谷,还卖了鱼,收入得到明显提高。   据黄锡阳介绍,该项目主要实施在具有一定基础设施并相对集中50至亩连片的旺隆镇、葫市镇、天台镇等地,每亩稻田可增收元以上。同时也能从源头上保障赤水市水产品质量安全,有助于休闲渔业发展和巩固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工作。    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刘悦

编辑唐怒娇吴传娟

编审刘莹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chishuizx.com/cssxw/14023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