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水新农人汪进返乡筑梦,振兴乡村

赤水市天台镇,冬季清晨的阳光穿透竹林,洒向大地,仿佛正在唤醒土壤中沉睡的秘密。这里的确有“宝藏”,在了无生机的枯叶底下,正有冬笋埋藏其中。眼下,逐渐进入了冬笋销售旺季。赤水竹林广袤,是优质冬笋的主产区。连日来,天台镇的赤水市扬程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分忙碌,刚刚从农户地里收购来的冬笋,员工们必须抓紧时间甄选、分拣、打包,确保最新鲜的美味能第一时间送达市场,进入千家万户。汪进是赤水市扬程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、赤水川黔人家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。长相斯文、为人谦和、笑容腼腆、毫无架子,他经常在车间里和工人们一起干活,像是刚工作的学生、邻居家热心的大哥。汪进抽查冬笋。“家乡有许多优质土特产,却被‘困’在深山里走不出去。”别看汪进年纪轻轻,却已在深圳从事电商八年,“互联网+特色产品”的商业潜力早已深深刻在了他的思维里。看到家乡赤水农产品市场的潜力,评估了自己的经验加持后,汪进毅然决然回到赤水,他要让家乡产品的“酒香”飘出“深巷”!年10月2日,在外漂泊多年、没有归属感的汪进正式返乡筑梦。当时正值赤水旅游市场兴旺,对外的路网也打开了,汪进成立了川黔人家特产贸易有限公司,公司虽有些简陋,只有三十多平方米,却承载着汪进一家新的梦想。汪进在介绍自己的创业经历。汪进有备而来,他把深圳的电商团队,包含设计、运营、策划、销售等在内的专业人才也带回了家乡。他的团队不断挖掘本地农产品特点,精心策划、传播推广,借助电商平台,让赤水大山里的特色农货走向大江南北。赤水冬笋、腊肉、香肠……不出几年,汪进的电商产品几乎囊括了赤水本地的名优特产。每个创业者都有辛酸,汪进也不例外。前期调研后,他的公司开始销售具有地域特色的腊制品。但事情却没那么简单,汪进小看了批量生产腊制品,缺乏经验,栽了大跟头,导致了几十万元的亏损。汪进展示自己公司的产品。但他不服输、越挫越勇。几经周折,他联系上了在外的老乡张利华。张利华本就有了归乡创业的打算,加上汪进诚挚邀请,两人一拍即合,张利华也决定返乡筑梦。凭借自己的技术,张利华在公司里担任厂长,主要负责技术攻关,保质保量地完成腊制品、生鲜食品的批量生产。爱折腾的汪进不满于现状,把公司从单纯的销售转型成加工生产销售一体化,也让更多的农户转变身份在公司上班。汪进的公司里常年在岗有30多名员工,在一些时令生产销售高峰期时会带动多名临时工务工就业。当下,冬笋上市时期,也是农闲时节,旺隆镇的一村民苟昌权就骑着摩托来分拣笋子,每天的工资是元,他很满足。张利华在汪进的邀请下也决定返乡创业。42岁的王真分是旺隆镇鸭岭村的村民,说话时她正在分拣笋子。她说,在公司工作三年多了,包吃包住,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有三千五百多,“跟着汪总干,在家门口能吃好饭。”根据发展需要,年汪进成立了赤水市扬程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,进行初级农产品收购;公司也更名为赤水川黔人家生态食品有限公司,开始深加工业务,如今,公司每天可以“消化”农产品30吨。加上好政策来助力,赤水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,汪进打好组合拳,让公司发展更全面,大量收购村民手里的农特产品。随着赤水市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,越来越多“新农人”选择返乡创业,他们爱农业、懂技术、善经营,他们有知识、有文化,内心饱含乡土情怀,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为梦想奋斗。“唯有更努力,才能活得更有意义。”这是汪进的座右铭,他说,自己最大的心愿,就是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,让更多人一起受惠,打造赤水的笋品牌,让赤水在未来能成为西南地区笋交易集散点,不断提升赤水的美誉度和知名度。张浪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彭瑾编辑何涛二审杨韬三审刘丹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chishuizx.com/cssxs/13553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